——記瑪沁項目物探組張江海
張江海是物探組的隊員,小伙子身高一米八二,參加工作2年了,長著一張圓圓的臉,看著就是個大男孩。每天吃過早飯,小張會在廚房認真的裝帶這一天的口糧,兩個雞蛋,一根雞翅,兩個饅頭,再帶瓶水,然后整裝出發。
物探的工作很辛苦,必須嚴格按照設定的點線來測量,正所謂逢山過山,遇水過水,尤其像瑪沁這樣的高海拔地區,爬山不比平原,剛開始工作的時候,爬上個十幾步就要停下來喘氣,更別提身上還備著六七斤重的儀器,一天下來干不到十個點,一段時間之后,小張和隊友們漸漸地適應了高原作業。由于毗鄰三江源,雪山水再加上豐沛的雨水,以至于工作區河流縱橫密布,而且一下雨河水就會暴漲,過河就成了阻礙工作進度的一大問題,往往要沿河走很遠才能找到橋,再繞回來。為了提高效率少繞路,張江海盡量能趟河的就不繞路,經常褲子衣服全濕,不過小伙子說了,只要他一直走動不停下來就不會感冒,上山將近三個月了,還沒生過病。有的河段上有當地牧民運送人員物資的溜索,其他隊員繞了過去,可是膽大的張江海拉著繩索就過了河,并笑稱自己這是“飛奪瀘定橋”。|
山區道路崎嶇顛簸,每天上工來回的時間越來越長,物化探地質各組開始在野外駐扎帳篷,張江海和嚴棟一組,他們的宿營點在海拔4500米的山坡上,每天早晨走出帳篷,抬眼便是云霧繚繞的阿尼瑪卿雪山。由于接近雪線,基本上每天都要翻越海拔近5000米的山頭,有時候,雨下著下著就變成了雪和雹子,碎石山一會兒就能白了頂,而此時白天的氣溫只有四五度,夜晚的溫度則更低。而這個城市里長大的年輕人和他的伙伴們在這個點一干就是半個多月,小張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對待工人要像對待自己人一樣,他們和工人一起吃住,白天一起干活,晚上研究路線分配第二天的工作。
一晃出來三個月了,山上的生活簡單而又枯燥,作為一個遠離家鄉的小青年,他當然也會想家,想念父母,想念心愛的姑娘,在手機沒有信號的日子里,張江海用唱歌來抒解自己的思念之情,常哼的是草原歌曲《套馬桿》,里面寫到,套馬的漢子你威武雄壯,飛馳的駿馬像疾風一樣,一望無際的原野隨你去流浪,你的心海和大地一樣寬廣,套馬的漢子你在我心上,我愿融化在你寬闊的胸膛,一望無際的原野隨你去流浪。|
盡管有著各種思念和牽掛,張江海還是堅持認真工作,青,斍唔椖渴侨A東局第一個公益區調項目,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正如局長邵毅在雪山鄉慰問時說的,大家是華東局首批吃螃蟹的,雖然條件艱苦,但只要抓住這次機會好好學習,最普通的員工將來就很可能成長為骨干,成為華東局區調礦調方面的專家。
瑪沁項目今年的各項工作將在九月底結束,多才多藝的張江!百x詩”一首,以表達自己的喜悅心情。
高原行
山高氧少人稀少,華東兒女在堅持。
地質物探和化探,樣樣需要我們干。
中華兒女多奇士,請來青海試一試。
領導關懷鼓干勁,完成任務慶國慶。
江蘇華東地球化學勘查有限公司
|